開學 中學校長稱疫情致學生學習經歷有缺失 倡不應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令本港學校自一月底起停課至今,學生改以網上學習,在疫情下做到「停課不停學」。 為了更好掌握學生的學習需要和感受,從而協助學校改善網上教學模式及制定復課策略,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 趙建豐教授 領導的團隊進行了一項調查,於2020年4月至5月期間透過老師收集了1,168名中學生的意見,發現受訪學生對網上教學的價值整體評分不高,並表示改用網上學習後承受着龐大的學習壓力及焦慮。 調查結果顯示學校普遍有需要調整網上教學的策略,以切合學生的需要。 中學生參與網上學習的狀況及其意見. 於受訪者中,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比例分別為63.0% (734人) 和37.0% (434人)。. 根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缩写 unesco)的监测,超过100个国家 地区已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停课,影响了全球近90%的学生。 [6] 但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监测,目前已有112个国家的学校开学。 [7] 停课不仅影响学生、教师和家庭, [8] 还会产生强烈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她指出,由一月中暫停面授課至四月下旬的暑假,長時間缺乏正常校園生活,無可避免令學生的學習效能、體能、精神健康等產生負面影響。 她建議在疫情可控之下,學校復課後可作出相應調整。 加強學生的校園生活體驗,包括課堂上增加小組討論機會,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合作和參與;課外增加交流、參觀、比賽等活動。 加強課後學習支援,協助紓緩學生學習上疑難。 增加團體課外活動機會,尤其與促進體能相關活動。 開放學校文康體藝設施,鼓勵學生鍛練身心,促進全健發展。 此外,徐小曼建議家長盡早及按時讓子女接種疫苗,令子女在疫苗的保護屏障下,恢復正常的校園學習和社交生活。 學生亦應善用假期,在家抗疫期間保持作息有序,利用網上學習資源充足自己,並保持適當運動量,有助提升抗逆力。.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於11月14日舉行2023年校長午宴,主題為「培育全球人才 造就未來領袖」。約150位來賓,包括中學校長、教師、城大管理層、教職員和學生參加聚餐及互相交流,了解城大如何培育學生成為全球人才和未來領袖。. 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学生在家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集中性活动。 但延期开学后,孩子的学习怎么办? 全国多地、多校、多所教育机构开展网络教学,包括开设直播课程、提供公益性学习资源等,课程内容既有针对中高考和边远地区学生的课业辅导,也有指导学生居家运动的特色课程,确保孩子们不落下学习进度,真正实现了“停课不停教、不停学”。 网络教学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性作用,但其实用性早已不局限于这样的特殊时期。 近年来,线上教学、虚拟课堂、远程教育等在我国发展迅速。 线上教育机构空前活跃,教师、学生、父母参与网络学习也非常活跃。. 疫情期間中學學 位 分配 辦法(中一 派位)的安排,教育局已提 醒所 有小學 須 在 派位結果公布前聯絡 跨境學生的家 長/監護人 ,如 他們 未能 親 身 領 取 派位結果 及 辦理手 續,小學會於 結果公布當 天透過電.

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学生在家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集中性活动。 但延期开学后,孩子的学习怎么办? 全国多地、多校、多所教育机构开展网络教学,包括开设直播课程、提供公益性学习资源等,课程内容既有针对中高考和边远地区学生的课业辅导,也有指导学生居家运动的特色课程,确保孩子们不落下学习进度,真正实现了“停课不停教、不停学”。 网络教学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性作用,但其实用性早已不局限于这样的特殊时期。 近年来,线上教学、虚拟课堂、远程教育等在我国发展迅速。 线上教育机构空前活跃,教师、学生、父母参与网络学习也非常活跃。. 疫情期間中學學 位 分配 辦法(中一 派位)的安排,教育局已提 醒所 有小學 須 在 派位結果公布前聯絡 跨境學生的家 長/監護人 ,如 他們 未能 親 身 領 取 派位結果 及 辦理手 續,小學會於 結果公布當 天透過電. 作為校長,我當然明白停課不停學的重要性,也認為學校有責任透過網上平台讓學生參與一些互動學習的課堂;但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一定要明白「停課不停教(不停給網上功課)」和「停課不停學」的分別! 若學校只不停地在網上平台發放功課和一些單向的課堂,不僅未能做到有效的學習,更加扼殺了學生在這段停課的日子可以進行另類重要學習的空間! 更重要的是除了課程外,學校有沒有關心學生在這段停學日子中的情緒需要? 當然學校也有面對家長要求追回課程的壓力,但只要我們堅守教育的初心,也要讓家長明白學校的立場,「矛盾」是可以慢慢化解的。 老師亦可趁這個契機去想想課程的「斷、捨、離」。 很多盡責老師都傾向教更多(over teach)以提高考試的安全系數,更相信「上得堂多自有堂庇佑」(這個我稱為上堂有用論的迷思)!. 全方位學習一直是其中一種廣泛採用的策略,它讓學生獲得難以在課堂上體會的各種經歷,包括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在中學階段,全方位學習策略融入各學習領域的學與教、跨課程學習及課外活動之中。 在高中階段,學校除繼續運用全方位學習策略協助學生學習核心科目與選修科目外,亦透過為其他學習經歷課程舉辦的各種體驗式學習活動,有效推展全方位學習。 其他學習經歷是2009年起實施的高中課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學校為所有高中學生提供其他學習經歷,與核心和選修科目相輔相成,以培養學生的全人發展及正面的價值觀。 學生學習概覽隨著高中課程的推行而引入,旨在幫助高中學生反思高中階段所獲得的學習經歷及記錄所取得的成果。 學生學習概覽可包括高中學生的其他學習經歷的資料。. 教育部高級部長莫哈末拉茲日前針對新學年開課一事作出宣佈:人數少於600人的學校,學生可全數返校上課,無需再分組輪流返校;至於人數超過600. 22 所頒授學位的院校( 包括11 所大學)開辦,涵蓋副學位、學士學位及以上程度,為學生提供多階進出的升學途徑。 香港的幼稚園教育雖非強制性,但三至五歲兒童幾乎全部就讀幼稚園。 二零二三至二四學年的學生人數約為136 100人。 自二零一七至一八學年起,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本地非牟利幼稚園均可獲足夠資助,為所有三至六歲的合資格兒童提供半日制優質幼稚園教育。 政府通過多項支援措施提升幼稚園教育的質素。 在二零二三至二四學年,全港約有1 010所幼稚園,當中合資格參加及已參加計劃的幼稚園分別約有770 所及740所。 公營小學為學生提供六年免費教育。 本港兒童由約六歲起接受小學教育。 截至九月,約257 700 名兒童就讀於456 所公營小學,當中34 所為官立學校,422所為資助學校。.

作為校長,我當然明白停課不停學的重要性,也認為學校有責任透過網上平台讓學生參與一些互動學習的課堂;但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一定要明白「停課不停教(不停給網上功課)」和「停課不停學」的分別! 若學校只不停地在網上平台發放功課和一些單向的課堂,不僅未能做到有效的學習,更加扼殺了學生在這段停課的日子可以進行另類重要學習的空間! 更重要的是除了課程外,學校有沒有關心學生在這段停學日子中的情緒需要? 當然學校也有面對家長要求追回課程的壓力,但只要我們堅守教育的初心,也要讓家長明白學校的立場,「矛盾」是可以慢慢化解的。 老師亦可趁這個契機去想想課程的「斷、捨、離」。 很多盡責老師都傾向教更多(over teach)以提高考試的安全系數,更相信「上得堂多自有堂庇佑」(這個我稱為上堂有用論的迷思)!. 全方位學習一直是其中一種廣泛採用的策略,它讓學生獲得難以在課堂上體會的各種經歷,包括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在中學階段,全方位學習策略融入各學習領域的學與教、跨課程學習及課外活動之中。 在高中階段,學校除繼續運用全方位學習策略協助學生學習核心科目與選修科目外,亦透過為其他學習經歷課程舉辦的各種體驗式學習活動,有效推展全方位學習。 其他學習經歷是2009年起實施的高中課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學校為所有高中學生提供其他學習經歷,與核心和選修科目相輔相成,以培養學生的全人發展及正面的價值觀。 學生學習概覽隨著高中課程的推行而引入,旨在幫助高中學生反思高中階段所獲得的學習經歷及記錄所取得的成果。 學生學習概覽可包括高中學生的其他學習經歷的資料。. 教育部高級部長莫哈末拉茲日前針對新學年開課一事作出宣佈:人數少於600人的學校,學生可全數返校上課,無需再分組輪流返校;至於人數超過600. 22 所頒授學位的院校( 包括11 所大學)開辦,涵蓋副學位、學士學位及以上程度,為學生提供多階進出的升學途徑。 香港的幼稚園教育雖非強制性,但三至五歲兒童幾乎全部就讀幼稚園。 二零二三至二四學年的學生人數約為136 100人。 自二零一七至一八學年起,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本地非牟利幼稚園均可獲足夠資助,為所有三至六歲的合資格兒童提供半日制優質幼稚園教育。 政府通過多項支援措施提升幼稚園教育的質素。 在二零二三至二四學年,全港約有1 010所幼稚園,當中合資格參加及已參加計劃的幼稚園分別約有770 所及740所。 公營小學為學生提供六年免費教育。 本港兒童由約六歲起接受小學教育。 截至九月,約257 700 名兒童就讀於456 所公營小學,當中34 所為官立學校,422所為資助學校。.

教育部高級部長莫哈末拉茲日前針對新學年開課一事作出宣佈:人數少於600人的學校,學生可全數返校上課,無需再分組輪流返校;至於人數超過600. 22 所頒授學位的院校( 包括11 所大學)開辦,涵蓋副學位、學士學位及以上程度,為學生提供多階進出的升學途徑。 香港的幼稚園教育雖非強制性,但三至五歲兒童幾乎全部就讀幼稚園。 二零二三至二四學年的學生人數約為136 100人。 自二零一七至一八學年起,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本地非牟利幼稚園均可獲足夠資助,為所有三至六歲的合資格兒童提供半日制優質幼稚園教育。 政府通過多項支援措施提升幼稚園教育的質素。 在二零二三至二四學年,全港約有1 010所幼稚園,當中合資格參加及已參加計劃的幼稚園分別約有770 所及740所。 公營小學為學生提供六年免費教育。 本港兒童由約六歲起接受小學教育。 截至九月,約257 700 名兒童就讀於456 所公營小學,當中34 所為官立學校,422所為資助學校。.

Comments are closed.